我國玩具行業在全球占有重要的地位,但是大部分玩具企業為玩具代工企業,這兩三個月裏,很多玩具代工企業隨著國外疫情的發展而倒閉,相比與外貿玩具企業轉戰內銷的自救,好像玩具代工企業無計可施。我國玩具代工企業該如何熬過這個“寒冬”?
在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有所好轉時,海外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至全球200多個國家,全球經濟因此進入困頓期,我國對外貿易也受到牽連。據海關數據,今年第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6.57萬億元人民幣,比去年同期下降6.4%。其中,出口3.33萬億元人民幣,同比下降11.4%。這當中,生產原料和製成品“兩頭在外”的加工貿易比一般貿易受影響更大。
據了解,玩具業是我國重要的輕工出口創匯產業。玩具生產企業80%以上以外銷為主,玩具出口額約占我國玩具總銷售額的80%。根據中國海關最新數據,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,今年第一季度,我國玩具出口額為309.7億元人民幣,同比2019年的369.1億元人民幣,減少了16.1%。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今年的玩具代工企業,那就是難。難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初期,代工企業要承受“有訂單、沒人做”的國內壓力;難在好不容易扛過了國內新冠肺炎疫情,又要麵對“有人做、沒訂單”的國際形勢。
由此看來,中國代工玩具企業想要走出困境,也必須開始轉型,走玩具品牌之路,這這條轉型之路上,代工企業要走的就是加強自身的玩具設計能力。